討論與說明:
|
陳主委:我最近在觀察各新聞台的新聞,以及從網路上發現有部分觀眾對我們中天新聞運用標題用語提出質疑,根據我個人的觀察,標題語意不恰當、標題與口白錯字,最近愈來愈普遍,這個對新聞專業製播,是個必須重視的事。
新聞部:
1.我們現在很多新進同仁,使用注音或者新注音輸入法,在選字時就會容易出錯,再加上部分電腦有選擇記憶,會自動儲存,站在編審的立場,我會請各單位主管在核稿時多加注意,播出時如果發現錯誤,也會立刻修正。
2.標題的運用,有時候涉及到對成語的理解與使用,也涉及到對文句語意的認知,這部分,我們會安排國語文常識的提升教育。
杜委員:
1.現在的記者,因為經常使用手機或者使用社群媒體,而這些都沒有嚴格要求其文字的正確性,甚至使用各種網路新語言,因此,當這種習慣被養成後,對正確性文字的使用能力,反而被弱化了。
2.新聞媒體必須有它的新聞專業,因此,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就應該有其正確性的要求,不論是標題語意或者是口白,都應該減少恥錯誤率。
湯委員:
1.早期,新聞媒體的編輯群,大多採用新聞相關科系或者中文系背景的人,對標題的運用,比較精準,但是,現在,人力資源多元化,但是相對的,中文的專業性也比較不夠嚴謹。
2.不論是記者、編輯、核稿主管,都應該提升中文的能力,讓呈現出來的新聞,減少被觀眾質疑專業度。
蔡委員: 新聞標題,是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所以,不論是出現錯字或者用錯成語,都會讓新聞專業受到折損,從記者寫稿、下標題、主管審核,到最後的編輯台修正,都應該逐層審核。
杜委員: 我另外提一件事,最近,台大新研所林照真教授出了一本新書,「新聞,在轉捩點上: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與聚合」,裡面有探討部分關於媒體集團化的課題,並探討數位時代的新聞轉型,在面對這個網路化的時代,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馬委員: 這本書買回來,讓新聞部和新媒體部門參考。
陳主委: 關於這個議題,我們做成幾個小結論:
1.從寫稿到編輯製播,每個流程應加強審核,減少錯字。
2.設法提升每位工作同仁的中文素養,必要時安排教育訓練相關課程。
|